在新化县坐石乡海池村(由原海池村与干山村兼并而成)童公庙组,有一位慈祥仁慈的百岁白叟,名叫曹苏英,本年108岁。她是革命烈士曹培光的姐姐,也是新化县现在年纪最大的白叟。12月4日,应坐石乡老科协、晚年协会约请,记者前往实地采访,了解白叟不寻常的往事和人生阅历。
姐弟情深,支撑弟弟曹培光参与革命
据介绍,阴历1914年8月1日,曹苏英出世在坐石乡洞头山村双石桥(地名)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有三姐妹和弟弟曹培光,她是家里的大女儿,从小受尽磨难。其时,她的爸爸妈妈亲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她从5岁开端被逼缠足,走路干事很不便利,并且没有上过学,在家学做针线活,她学会了绣花、织布等手工艺。1925年,弟弟曹培光出世后,曹苏英担任照看弟弟,带他一同游玩,朝夕相处,非常密切。
曹培光从小聪明好学,小学结业后考入国师附中,结业后因家境困难而失学,成为一名小学教师。1948年,他以此为保护,在姐姐曹苏英等人的支撑下,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他和邹中条、彭本武、刘宗开、杨定等人,先后组成湘中公民自救会和新化当地兵团突击大队,策划安排“河东暴乱”。为置办兵器,他将自家喂食的一头壮猪卖掉,从一康姓伪连长手里为游击队买到一把手枪。1949年3月,“河东暴乱”失利后,曹培光等人隐秘出走宁乡,在黄材镇找到湖南公民解放总队姜亚勋部,安排在连队做政治宣传作业。同年6月,他受命带领刘宗开、彭本武等7人前往隆回县黄金井,与国民党收编的游杂装备伍定国部打开商洽,促进该部在9月20日宣告起义。
1949年10月,新化解放后,曹培光担任永清乡乡长,领导征粮支前、清匪反霸等作业。其时,以邬乐之、金德怀为首的国民党残匪在永清乡活动猖狂,常常向重生的公民政权建议突袭。1949年12月31日,彭本武随二区中队受命前往冷水江参与独立十五团安排的整训学习,正好路过永清乡露营。他和曹培光闲谈时,忽然接到土匪头子金德怀在想念村一寺院集会的情报,区中队当即决议迅速出击,派出两个排的军力,分两路围歼。曹培光毛遂自荐,走在部队前面引路。当部队走到想念村半边街时,与提早闭会的金德怀等土匪相遇。在黑私自,金德怀连开数枪,曹培光猝不及防,身中八弹不幸遇难,时年24岁;区中队长李守臣和队员李一平倒在血泊中。合理金德怀换弹夹时,区中队巨大的二班长赵飞一个箭步冲上去,将金德怀抱住摔倒在地,通讯员小毛将金德怀击毙,还俘虏多名土匪。曹苏英和家人得知弟弟献身后,悲伤不已,在同乡们的协助下,将弟弟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在洞头山上。后来,曹培光被追以为革命烈士。
千辛万苦,育婴五个儿子成家立业
1936年头,时年22岁的曹苏英经人介绍,由爸爸妈妈做主,嫁给了原干山村勤劳朴素的谢本会。他们俩先结婚后爱情,夫妻感情日积月累,先后生下8个儿女,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加上其时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其中有3个不幸夭亡,留下5个儿子。因为家庭人口多,经济负担很重,虽然谢本会、曹苏英配偶在旧社会勤劳肯干,但田土少,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在大团体年代,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先后参与修干山水库、洞头山水库,搞团体出产,但家庭收入菲薄,常常捉襟见肘,无钱送5个儿子读书,他们大多没有读完小学,就不得不弃学回家务农,或外出另谋生计。贫民的孩子早当家,幸亏这5个孩子都争光,自强自立,没有给爸爸妈妈丟脸,家庭状况逐步好转。
1975年,谢本会因为长时间劳累,积劳成疾,不幸逝世,这给曹苏英的人生带来沉重的冲击,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但她仍是刚强地挺过来了。虽然她不能从事重农活,也不能挑担挑水,但种菜、做家务等样样内行,有时她应邀给邻里同乡绣枕套、绣门帘、绣被子或看牛,换得对方的协助。在她的精心育婴下,5个儿子除老三没有成家外,其他4个均已成家立业。现在五代同堂,表里子孙兴旺,其子孙加在一同超越70人。长子谢元林83岁、次子谢元孝80岁、三子谢元忠78岁、四子谢元四74岁、五子谢元团65岁,都还健在,身体状况杰出。曹苏英与老三住在一块,日常日子起居由他担任照料,其他四兄弟都住在邻近,逢年过节,我们团聚在一同,其乐融融。
心地仁慈,饮食清淡,是她的长命之道
曹苏英白叟心地仁慈,身体素质杰出,终身只生过两次病,都是她自己用民间土办法治好的。她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卫生,日子用具和日子物资搞得干干净净,从不吃腐烂变质东西,也从不暴饮暴食,即便肉类鱼类,也不多吃,每餐坚持八分饱,但用餐均匀,主食杂食调配合理,喜欢吃新鲜蔬菜,饮食清淡,日子节省,从不铺张浪费。94岁的街坊谢元资用16个字点评曹苏英的人生:“贤惠仁慈、勤劳简朴、正派坚毅、性情达观。”这或许便是她的长命诀窍。
(图为曹苏英白叟和大儿媳、三儿子坐在一同承受记者采访)
曹苏英常对家人说,人活世上,要管住嘴巴,不胡说、不乱吃;还要迈开腿,多走路,多劳作。93岁时,她还拄着拐杖,常到邻近山上的兴云禅林寺活动筋骨,放松心境。103岁时,她还能牵线搭桥,补缀衣服、钉扣子。107岁时,她还帮三儿子摘花生,做家务,清扫室内卫生。虽然耳朵有点背,视力下降,但白叟的记忆力特好,许多往事都记住,与她攀谈时,要靠在她耳边说才行。记者采访她时,由她的大儿媳给她当“翻译”,不时谈笑自若。当记者问她现在日子好吗?她快乐地说:“现在的好国际(新化方言,指社会)真难寻啊!政府关怀老百姓,每月给我发钱(指百岁白叟每月日子保健费400元),我很感谢党和政府!”(记者 贺朝新 通讯员 黎润英 谢伦初 谢茂生)
跟着黄金价格继续“狂飙”,不少人“豪掷千金”,没想到却中了骗子的圈套。前不久,论题#大妈狂买1斤黄金不挑款店员报警#冲上微博热搜,还有80多岁的白叟卖房也要买5公斤黄金,这是为何?实际上,这是欺诈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