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从前史维度看美国关税方针逻辑

liukang20241天前热心吃瓜1023
■从前史视点看,在“关税战”推动过程中,美国内部政治割裂或许进一步激化,美国难以破解“再工业化难题”。
■在剖析“特朗普冲击波”的未来走向时,不能停留在“就关税谈关税”层面,应转向剖析美国面对的孤立主义、割裂主义所引发的结构性与整体性改变。
视觉我国
特朗普政府采纳大幅度提高关税、放松控制、削减政府开支等一系列方针办法,以期完结美国再工业化与“让美国再次巨大”的方针。这一系列方针操作超出了大部分人所能了解的规划,但假如从美国前史视点来看,特朗普关税冲击是否归于特别事情呢?是否仅是特朗普个人特立独行之举,缺少前史根底与文明沉淀呢?答案是否定的,美国在全球规划内进行大规划征收关税并非初次。
关税在美国建国前史中扮演了极端要害的人物,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之一是英国对殖民地的高额纳税方针,如《印花税法案》和《汤森德法案》。在美国建国后的几十年里,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中心来历便是关税。因而,关税文明在美国联邦系统中具有深沉的前史沉淀。
美国前史上的五次关税浪潮
纵观前史,美国曾经历过五次关税浪潮,很屡次关税冲击的规划与影响并不亚于其时的“特朗普冲击波”。
榜首,1860年林肯中选美国总统,1861年国会经过由共和党人提出的《莫里尔关税法案》,并对工业化进程寄予了高度等待,希望经过征收关税以推动美国北方的工业化开展,但这一行动加重了南北之间的对立。在美国前史研究中,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念:南北战争的迸发并不只是是因为废奴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南北两边在关税方针上的利益抵触。详细而言,代表北方工业化系统的利益集团建议施行高关税,以扩展国内商场并推动本乡工业开展;而南边的经济命脉是以棉花为主的农产品,庄园主集体则建议低关税,倾向于将棉花大规划出口至英、法等欧洲国家,并进口纺织品。南北战争这一严峻前史事情与关税方针密切相关。关于美国民众而言,关税始终是一个杂乱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这段前史提示咱们:关税是美国拿手运用的方针东西,但也曾在前史上引发严峻的国内割裂。
第二,在南北战争之后,特别是进入“镀金年代”之后,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以推广高关税著称。1890年,时任国会议员的他提出《麦金莱关税法案》,将进口产品关税税率提高到49.5%。1897年,麦金莱作为总统支撑经过了《丁利关税法案》。这些法案均以征收高额关税为中心内容,中心方针是经过高关税方针加快推动美国工业化进程,使美国由“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在1890年至一战迸发前的这段时刻,美国的工业化开展十分迅猛,成为国际榜首大工业国。这一效果被认为是麦金莱关税方针推动下的重要产品,也正因如此,麦金莱成为特朗普最为敬仰的美国总统之一。特朗普从1890年代的关税方针中得出定论,关税是一项“好东西”,可以协助美国完结工业化。可是,美国工业化是本身开展的产品仍是关税促推的产品,依然是一个前史难以弄清的课题。
第三,1930年,胡佛总统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其时的大惨淡归因于外国产品对美国商场的冲击,因而希望经过征收高额关税以重整国内商场、重建美国工业系统,脱节经济危机。所以,该法案的中心办法是对其他国家产品征收高关税。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前史上被认为是“臭名远扬”的法案,出台后遭到国际各国的全面反制,不只没有抢救美国经济的惨淡形势,反而使美国经济在各国的反制下堕入愈加严峻的阑珊。因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是经济学教科书中关税负面效果的典型事例。
第四,1971年8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告一系列经济方针办法,对国际经济和金融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尼克松冲击”。这一事情在许多方面与“特朗普冲击波”具有相似特征。“尼克松冲击”的首要内容包含:单方面抛弃“双挂钩”职责,封闭美国的“黄金窗口”,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导致布雷顿森林系统溃散,美国政府本来对国际各国美元持有者的黄金债款一笔勾销;对美国一切涉税进口品暂时(90天)征收10%的附加税。“尼克松冲击”之后,各国于1971年末签订了《史密森协议》,将美元对黄金价值降低7.89%,一起将美元较首要货币价值降低10%。由此可见,“尼克松冲击”所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
第五,1985年美国与日本迸发交易抵触,美国政府对日本采纳了交易维护主义办法,要求日本施行自愿出口约束及自愿扩展进口,开放商场、削减交易壁垒,一起推动美元价值降低,日元大幅增值。这便是导致日本“失掉的30年”的中心诱因之一的闻名“广场协议”。
综上所述,美国在前史上屡次自动采纳关税或相似干涉方针,这并非偶尔现象。美国对关税的了解和运用与我国存在实质差异,咱们有必要从前史维度来剖析其对关税的战略知道与方针逻辑。
美国关税方针与再工业化的前史定论
从以上前史整理中可以得出两点重要定论:
榜首,美国关税方针的施行往往会引发其国内政治阵营的分解。美国建国初期,汉密尔顿主义竭力施行维护交易方针,征收关税,而杰克逊主义则对立关税。南北战争期间,北方支撑关税方针,而南边则持对立态度。1890年代麦金莱政府时期亦是如此,共和党建议征收高关税,而民主党持相反态度。大规划的关税战一方面与美国的经济开展和工业化进程相关,另一方面则与美国国内政治的高度割裂有关。因而,美国关税方针的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工业化的进程和国内政治割裂的状况。关税方针的推广与某些要害前史人物的政治命运严密相连,例如麦金莱终究遭到刺杀;胡佛因大惨淡而败选;面对国会的弹劾压力,尼克松在众议院就弹劾条款投票前夕宣告辞去职务,成为美国前史上首位辞去职务的总统。
第二,美国的工业化或再工业化是否可以成功,实质上取决于其所在的开展阶段,逾越工业化阶段的美国无法施行“再工业化”。美国在1860年左右及1890年左右推广的一系列关税方针对前期工业化和加快工业化起到了积极效果,但这种方针效应仅在美国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加快开展阶段时才得以表现。当美国完结工业化并向后工业化社会跨进时,一切企图经过关税推动再工业化的法案简直都以失利告终。例如,在胡佛年代,美国工业系统在大惨淡中遭受严峻冲击;在尼克松时期,尤其是《牙买加协议》签署之后,美国在与德国的汽车工业竞赛中处于显着下风;在“广场协议”之后,里根政府的7大工业再工业化也以失利告终。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的前史启示
关于此次“特朗普2.0”年代所采纳的一系列方针,咱们有必要从前史的视点动身,高度重视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榜首,从美国的前史文明和政治文明视点看,美国十分拿手将关税作为东西服务于现实主义的交际战略及各类方针方针。
第二,在“关税战”推动过程中,美国内部政治割裂不只不会得到缓解,反而或许进一步激化。这种趋势可以从前史中屡次得到印证:例如,汉密尔顿主义作为前期建议关税方针的重要思维,其代表人物汉密尔顿终究死于决战;1860年前后的关税方针成为南北战争迸发的重要诱因;《麦金莱关税法案》和《丁利关税法案》在推动高关税方针的一起,也直接导致了麦金莱遇刺身亡。所以,关税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美国内部割裂的产品,一起又会进一步推动割裂形势的加重。因而,特朗普的方针能否顺畅推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可以经过“再工业化”整合美国的国内利益。但从现在来看,这一点难以完结。
第三,美国再工业化之后不管采纳哪种手法都难以破解“再工业化难题”。其时美国经济高度金消融,呈现“脱实向虚”特征,导致美国难以完结工业技术的从头商业化和系统化。即使政府采纳财政补贴、“大棒+胡萝卜”等方针,也很难真实重塑制造业竞赛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美国制造业仍难以与我国的工业系统抗衡,美国再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不或许完结。“新特里芬难题”决议了美国在美元超级储藏系统中必定堕入空心化和债款化的泥潭,美国难以寻觅“金融控制力”与“工业竞赛力”彼此和谐的新途径,“特朗普2.0”不只难以有真实自洽的哲学理论根底,一起也没有可行的行政施行途径。
因而,在剖析“特朗普冲击波”的未来走向时,咱们不能停留在“就关税谈关税”层面,应转向剖析美国面对的孤立主义、割裂主义所引发的结构性与整体性改变。在这种结构性改变和整体性改变中,包含一系列值得要点重视的参数:(1)美国股票商场短期动摇是否将引发美国国债商场价格的动摇,进一步引发美国系统性的金融风险?(2)美国在近期交易战、关税战过程中,经济会不会呈现加快惨淡?(3)其时多重抵触布景下,美国是否将面对进一步的通货膨胀压力?(4)在现有的内部减税与外部加关税的方针组合下,美国能否有用缓解财政赤字与债款危机?(5)特朗普是否会在中期推举遭受“滑铁卢”?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普京2024国情咨文(全文):未来六年,俄罗斯要完成这些方针

莫斯科时间2月29日正午,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俄联邦会议宣告年度国情咨文。这是他自2000年以来第19次宣告年度国情咨文。其在讲演中再度阐明俄军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举动的意图,并概述了未来六年俄罗斯的首要...

「深度」欧美预备加大对伊朗制裁,石油将成方针?

记者 | 安晶修改|刘海川以色列没有决议怎么反击伊朗的报复突击之时,美国和欧盟预备扩展对伊朗的制裁,在赏罚伊朗一起企图压服以色列抛弃用军事手段反击。伊朗现已是全球遭世界制裁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能推出的...

金融界人士:关税方针不确定性冲击美经济和商场决心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17日,一些美国金融界人士在承受采访时标明,在美国政府关税方针之下,不确定性正在影响美股商场和经济领域,出资者和企业家的决心遭到严峻冲击。花旗银行美国股票交易战略主...

为什么美国的关税方针总是重复横跳?

“在现代经济学范畴,关税始终是一个负面的‘论题’,只需它存在,它便是歪曲了商场,下降了功率。”——斯蒂格利茨 文 / 巴九灵(微信大众号:吴晓波频道) “关税实质上,不便是在对美国公司‘加税’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