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晨6点,安徽省滁州市的街道还在沉寂之中,坐落在南谯区永乐社区的有为青年邻里餐厅已灯火通明。老板曹家祥早早起床来到店里,完成他和环卫工人们的温暖约定:“我们做好饭,你们来填饱肚子。”
厨房里,油锅中跳跃的米粒裹满金黄蛋液,铁勺与锅壁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后厨蒸腾的热气裹着阵阵饭香飘散开来,一份份香喷喷的炒饭即将出锅。目前,来这家小店吃早餐的环卫工人数比较稳定,正常情况下每天有30多人,多的时候40多人。曹家祥说,希望通过自己的爱心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给予这群“城市美容师”更多温暖和体贴。
一碗炒饭背后,是一份温情传承。80后曹家祥的母亲也曾是滁州街头的一名环卫工人,母亲早起辛苦工作的身影,刻在了曹家祥记忆里。
近几年,曹家祥一直在餐饮业摸爬滚打,开过烧烤店,经营过饭店。他注意到,无论酷暑寒冬还是刮风下雨,环卫工人们总是天未亮就已手持扫帚,穿梭在大街小巷,清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曹家祥决心为他们做些什么。
恰好,近年来,南谯区在龙蟠街道永乐社区等地开展“社区青春行动”,吸纳青年群体成为社区“青春合伙人”,参与基层治理、投身志愿服务。经商议,曹家祥与社区联合发起“爱心餐桌”志愿行动,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
餐厅有10名年轻员工,厨师们也都是年轻人,早起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起初,他们对牺牲休息时间做公益早餐的事并不理解,餐厅不收费、无盈利,让他们觉得有些“不划算”。
但渐渐地,这些年轻人收到了大爷大妈们真诚的夸赞、真挚的感谢,看着环卫工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他们也有了满足感。曹家祥看大家干劲十足,还适当涨了工资。如今,员工们打心底里认可这份工作,为自己能帮助环卫工人而感到骄傲。
“环卫工人们刚来的时候,特别腼腆,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看到我们每天收碗、洗碗很辛苦,就开始自己带碗筷来吃饭,帮我们减轻负担,这让我特别感动。”曹家祥感慨,这份温暖,既藏在环卫工人们自带碗筷的细节上,更显于他们对餐厅的默默守护中。只要看到餐厅门口有灰尘垃圾,环卫工人们总会主动拿起扫帚清扫干净。这种相互理解、支持的情谊,让曹家祥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众多环卫工人中,有一位老大爷令曹家祥印象深刻。大爷总是独自安静地吃饭,吃完后,默默地将桌子擦拭得一尘不染,再将碗筷送到厨房。虽然曹家祥不知道大爷的名字,但彼此间的默契,早在一次次递碗、打扫的举动中形成,无需言语,格外温暖。
“爱心餐桌”活动开展后,餐厅的人气越来越旺。许多顾客看到了曹家祥带餐厅年轻团队为环卫工人的付出,深受感动,都来吃饭捧场。
“有为青年邻里”,餐厅名字背后藏着曹家祥的理想与情怀。他认为青年充满希望、大有可为,“有为青年”既记录着他曾经开烧烤店时的心路历程,也是他对每个年轻创业者的希冀与鼓励。“邻里”二字,则体现着餐厅对街坊邻里的关怀。
每天,都有许多家长因为忙碌没时间做饭而让孩子来餐厅吃早餐。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或是一份香喷喷的炒饭,不仅填饱了孩子们的肚子,更让他们充满活力地开启新的一天。曹家祥说,这里就像孩子们的社区食堂,为邻里生活提供了便利。
截至目前,上述社区“爱心餐桌”行动日益扩大,已经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和社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群众等免费提供2000余份爱心早餐。
“别想好事,不做坏事,干好小事”这句简单朴实的店训,是曹家祥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踏踏实实地把眼前每一件帮助他人的小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就。
谈及未来,曹家祥坚定地说:“只要店面正常租赁,我们就会力所能及地把这份温暖一直延续下去。或许,城市灵魂深处的温情,正是由这样一粒粒饱含善意的米、一句句朴实的趁热吃、一双双自带碗筷的手,一点点焐热的。”
data-toggle=tooltip placement=bottom trigger=hover focus html=true data-original-title=曹家祥(左三)为环卫工人送上爱心早餐。董超/摄>
data-toggle=tooltip placement=bottom trigger=hover focus html=true data-original-title=曹家祥(左三)为环卫工人送上爱心早餐。董超/摄
近日,清晨6点,安徽省滁州市的街道还在沉寂之中,坐落在南谯区永乐社区的有为青年邻里餐厅已灯火通明。老板曹家祥早早起床来到店里,完成他和环卫工人们的温暖约定:“我们做好饭,你们来填饱肚子。”
厨房里,油锅中跳跃的米粒裹满金黄蛋液,铁勺与锅壁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后厨蒸腾的热气裹着阵阵饭香飘散开来,一份份香喷喷的炒饭即将出锅。目前,来这家小店吃早餐的环卫工人数比较稳定,正常情况下每天有30多人,多的时候40多人。曹家祥说,希望通过自己的爱心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给予这群“城市美容师”更多温暖和体贴。
一碗炒饭背后,是一份温情传承。80后曹家祥的母亲也曾是滁州街头的一名环卫工人,母亲早起辛苦工作的身影,刻在了曹家祥记忆里。
近几年,曹家祥一直在餐饮业摸爬滚打,开过烧烤店,经营过饭店。他注意到,无论酷暑寒冬还是刮风下雨,环卫工人们总是天未亮就已手持扫帚,穿梭在大街小巷,清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曹家祥决心为他们做些什么。
恰好,近年来,南谯区在龙蟠街道永乐社区等地开展“社区青春行动”,吸纳青年群体成为社区“青春合伙人”,参与基层治理、投身志愿服务。经商议,曹家祥与社区联合发起“爱心餐桌”志愿行动,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
餐厅有10名年轻员工,厨师们也都是年轻人,早起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起初,他们对牺牲休息时间做公益早餐的事并不理解,餐厅不收费、无盈利,让他们觉得有些“不划算”。
但渐渐地,这些年轻人收到了大爷大妈们真诚的夸赞、真挚的感谢,看着环卫工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他们也有了满足感。曹家祥看大家干劲十足,还适当涨了工资。如今,员工们打心底里认可这份工作,为自己能帮助环卫工人而感到骄傲。
“环卫工人们刚来的时候,特别腼腆,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看到我们每天收碗、洗碗很辛苦,就开始自己带碗筷来吃饭,帮我们减轻负担,这让我特别感动。”曹家祥感慨,这份温暖,既藏在环卫工人们自带碗筷的细节上,更显于他们对餐厅的默默守护中。只要看到餐厅门口有灰尘垃圾,环卫工人们总会主动拿起扫帚清扫干净。这种相互理解、支持的情谊,让曹家祥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众多环卫工人中,有一位老大爷令曹家祥印象深刻。大爷总是独自安静地吃饭,吃完后,默默地将桌子擦拭得一尘不染,再将碗筷送到厨房。虽然曹家祥不知道大爷的名字,但彼此间的默契,早在一次次递碗、打扫的举动中形成,无需言语,格外温暖。
“爱心餐桌”活动开展后,餐厅的人气越来越旺。许多顾客看到了曹家祥带餐厅年轻团队为环卫工人的付出,深受感动,都来吃饭捧场。
“有为青年邻里”,餐厅名字背后藏着曹家祥的理想与情怀。他认为青年充满希望、大有可为,“有为青年”既记录着他曾经开烧烤店时的心路历程,也是他对每个年轻创业者的希冀与鼓励。“邻里”二字,则体现着餐厅对街坊邻里的关怀。
每天,都有许多家长因为忙碌没时间做饭而让孩子来餐厅吃早餐。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或是一份香喷喷的炒饭,不仅填饱了孩子们的肚子,更让他们充满活力地开启新的一天。曹家祥说,这里就像孩子们的社区食堂,为邻里生活提供了便利。
截至目前,上述社区“爱心餐桌”行动日益扩大,已经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和社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群众等免费提供2000余份爱心早餐。
“别想好事,不做坏事,干好小事”这句简单朴实的店训,是曹家祥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踏踏实实地把眼前每一件帮助他人的小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就。
谈及未来,曹家祥坚定地说:“只要店面正常租赁,我们就会力所能及地把这份温暖一直延续下去。或许,城市灵魂深处的温情,正是由这样一粒粒饱含善意的米、一句句朴实的趁热吃、一双双自带碗筷的手,一点点焐热的。”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学习进行时|乘风破浪、勇毅前行习主席推动中国同中亚五国友好合作的故事
师者如炬 照亮成长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5月教师风采展示
4月5日、6日(周六、周日),永春县助困公益协会的慈善爱心早餐活动迎来了第139期和140期,凌晨准时“开餐”。永春县助困公益协会志愿者们在城东和桃溪两个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孤残老人...
在怀仁市的清晨,环卫工人们一如既往地走上大街,忙碌地清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而就在他们琐碎的日常忙碌里,一份来自社区的温暖正悄然传递。随着春天的到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行动在这里拉开了...
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当大多数人还在享受温暖被窝的时候,有一群人已经开始了他们一天的辛劳。4月14日清晨,在广西龙州县万川清洁公司的“工会驿站”,一场特别的服务活动正在展开——“暖‘新’一...